语文特殊句式有哪些 语文特殊句式是什么? 语文特殊用法的句子是什么意思
语文中的独特句式是指与常规句法结构不同的句子形式,在现代汉语和文言文中均有体现。下面内容是两类独特句式的分类及特点:
一、现代汉语独特句式
现代汉语的独特句式主要有下面内容六种:
-
把字句
- 定义:用“把”将宾语提前并与宾语一起构成状语,强调对宾语的处理或结局。
- 例:林觉民把自己的一生凝固成了光照千秋的历史册页。
- 特点:突出动作对宾语的影响,如“将生死置之度外”。
-
被字句(被动句)
- 定义:用“被”字表示受事者承受的动作,强调被动性。
- 例:我被这突如其来的事务给吓懵了。
- 特点:可隐去施事者,如“敌人被打败了”。
-
连动句
- 定义:一个主语连续发出多个动作,动词间存在逻辑关系(如目的、因果、先后)。
- 例:他脱下大衣坐在了炕上。(先后顺序)
- 特点:动词间无修饰关系,但需符合逻辑。
-
兼语句
- 定义:前一个动词的宾语兼作后一个动词的主语,常用使令动词(如“使”“让”“命令”)。
- 例:护士叫他快去请大夫。
- 特点:动作链中隐含“传递性”,如“妈妈禁止小妹骑车乱闯”。
-
是字句(判断句)
- 定义:用“是”对主语和宾语的关系进行判断,表示同一性或从属性。
- 例:《读者》是很受读者欢迎的杂志。
- 特点:可替换为“为”“即”等词,如“人为刀俎,我为鱼肉”。
-
存现句
- 定义:表示人或事物的存在、出现或消失,主语多为处所或时刻。
- 例:门口站着两个兵。/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。
- 特点:宾语是动作的发出者,可转换为一般主谓句。
二、文言文独特句式
文言文的独特句式主要包括下面内容四类:
-
判断句
- 标志:“……者……也”“乃”“为”“即”等。
- 例:陈胜者,阳城人也。/ 此乃臣效命之秋也。
-
被动句
- 标志:“见”“于”“为……所”“受……于”等。
- 例:信而见疑,忠而被谤。/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,受制于人。
-
倒装句
- 类型:
- 宾语前置: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(如“莫我肯顾”)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(如“大王来何操?”)。
- 定语后置:中心词+定语+者(如“村中少年好事者”)。
- 状语后置:介词结构后置(如“战于长勺”)。
- 主谓倒装:强调谓语(如“甚矣,汝之不惠!”)。
- 类型:
-
省略句
- 类型:省略主语(承前省/蒙后省)、谓语、宾语、介词等。
- 例:一鼓作气,再(鼓)而衰,三(鼓)而竭。/ 置(于)人所罾鱼腹中。
三、独特句式的影响
- 强调重点:如“把字句”突出宾语,“被字句”强调被动性。
- 逻辑关联:连动句、兼语句体现动作链的逻辑关系。
- 语言简洁:文言文省略句避免冗余,存现句简练表达存在情形。
- 情感渲染:感叹句、反问句增强语气(如“甚矣,汝之不惠!”)。
掌握独特句式需结合语境:
- 现代汉语中注意“把被连,兼是现”六类;
- 文言文需熟记判断、被动、倒装、省略四大类。
实际应用中需根据表达需求选择句式,如强调被动时用“被字句”,陈述存在情形时用“存现句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