廉政文化进校园:让清廉之风吹遍教育沃土

为什么要在校园推广廉政文化?

“同学们知道包拯为什么被称为’包青天’吗?”在最近一场校园廉政主题班会上,老师用这样一个难题引发了学生们的热烈讨论。这正是当下全国多地开展的”廉政文化进校园”活动的一个缩影。百年大计,教育为本;育人之基,清廉为要。将廉政文化融入校园教育,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,更是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关键举措。

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,让廉洁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。试想,当学生们从小接触廉洁故事、领会清廉价格,长大后天然会将这种品格带入社会。这正是”廉政文化进校园”活动的深远意义所在。

廉政教育怎样融入校园生活?

“清廉故事我来讲”、”廉政经典诵读”、”廉洁书画展”…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正在各地校园如火如荼地展开。不同于枯燥的说教,廉政文化进校园采取了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,让教育天然而然地发生。

在山东东平县实验中学,学生们通过讲述古代清官寇准的故事,深刻领会了”为官不置私宅”的廉洁品格。这种参与式的进修方式,远比单纯背诵廉政条例更有效。学校还将廉政元素融入日常教学,比如在历史课上讲解清官廉吏,在语文课中赏析廉洁诗词,在美术课上创作廉政主题作品,真正实现了廉政教育的”润物细无声”。

廉政文化对师生有何影响?

“老师,我捡到了一百元钱!”这样的声音在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校园里越来越常见。廉政文化进校园不仅改变了学生的行为,也影响着教师的职业操守。当校园里形成了”以廉为荣”的气氛,师生们天然而然地会将廉洁作为为人处世的准则。

许多学校还建立了”廉政图书角”、”廉政文化长廊”等实体空间,让师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感受廉政文化的熏陶。一位班主任分享道:”现在班上讨论的不再只是考试成绩,还有怎样做到诚恳守信、公平公正。”这正是廉政文化进校园带来的可喜变化。

怎样让廉政文化在校园持久扎根?

廉政文化进校园不是一阵风式的运动,而需要长效机制来保障。一方面,学校可以将廉政教育纳入课程体系,制定具体的教学规划;另一方面,可以通过”小手拉大手”活动,让学生把廉洁理念带回家,影响家庭成员。

顺带提一嘴,建立师生廉政档案、开展廉政主题操作活动、评选校园”廉洁之星”等行为,都能让廉政文化在校园落地生根。正如一位教育职业者所说:”廉政教育就像播种,今天我们播下廉洁的种子,明天就能收获清正的社会风气。”

廉政文化进校园是一项功在当代、利在千秋的事业。当廉洁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,当清廉成为师生共同的价格追求,我们的教育事业必将更加纯净,培养出的未来栋梁也必将更加正直。让我们携手努力,让清廉之风吹遍每一所校园!

赞 (0)
版权声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