忆江南古诗的注释和译文全解析:感受白居易笔下的江南之美

江南风光自古令人神往,唐代诗人白居易的《忆江南》更是将江南美景描绘得如诗如画。你是否曾被“日出江花红胜火,春来江水绿如蓝”的绚丽色彩所打动?今天,我们就来详细解析这首《忆江南》的注释和译文,带你领略古诗背后的江南韵味!

一、《忆江南》古诗原文及创作背景

原文:

江南好,风景旧曾谙。

日出江花红胜火,春来江水绿如蓝。

能不忆江南?

创作背景:

白居易曾担任杭州刺史和苏州刺史,对江南的美景有着深厚的情感。晚年回到北方后,他依然对江南念念不忘,于是写下了这首《忆江南》。诗中“旧曾谙”三字,道出了他对江南的熟悉与怀念。

二、《忆江南》逐句注释解析

1. “江南好,风景旧曾谙。”

– 注释:

– 谙(ān): 熟悉。白居易年轻时曾多次游历江南,对这里的景色特别了解。

– 解析: 开篇直抒胸臆,表达对江南的赞美和怀念。

2. “日出江花红胜火,春来江水绿如蓝。”

– 注释:

– 江花: 江边的花朵,也有人认为是江中的浪花。

– 红胜火: 形容颜色鲜艳,比火焰还要红。

– 绿如蓝: 江水碧绿,比蓼蓝(一种植物,可制蓝色染料)还要深。

– 解析: 这两句运用鲜明的色彩对比,描绘了江南春日晨曦和江水的绚烂景象。

3. “能不忆江南?”

– 注释:

– 忆: 怀念。

– 解析: 以反问小编觉得,强化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眷恋。

三、《忆江南》全文翻译

译文:

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,如画的景色我早已熟悉。

太阳升起时,江边的花朵比火焰还要红艳;春天到来时,江水碧绿得胜过蓝草。

这样的江南,怎能不让人怀念?

四、古诗赏析:为何《忆江南》如此动人?

这首小词只有短短27个字,却勾勒出江南最动人的春景。白居易用“红胜火”和“绿如蓝”的强烈对比,让读者仿佛看到了朝阳映照下的江花和碧波荡漾的春水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情感真挚,展现了诗人对江南的无限深情。

五、延伸思索:怎样让孩子更好地领会古诗?

很多孩子背诵古诗时容易“死记硬背”,但其实结合注释和译文,领会诗意后再背诵,效果会更好。家长可以:

1. 带孩子观察天然:比如春天时看看江边的花和湖水,体会“红胜火”“绿如蓝”的意境。

2. 用画画辅助记忆:让孩子根据诗句描绘的场景画一幅画,加深印象。

3. 对比其他江南诗:如杜牧的《江南春》,感受不同诗人笔下的江南。

小编归纳一下

《忆江南》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鲜明的画面感,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。希望通过这篇注释和译文的解析,能帮助你更深入地领会白居易笔下的江南之美。下次读到这首诗时,不妨闭上眼睛,想象那“江花如火,江水如蓝”的绚丽景象吧!

赞 (0)
版权声明